口感描述
風味:百香果、巧克力、黑糖、紅色莓果
推薦烘焙度
「淺焙」、 「中淺焙」
咖啡豆小檔案
產國: 哥斯大黎加(Costa Rica)
產區: 布倫卡(Brunca)產區 奇里波(Chrripo)地區
莊園: 奇里波美景(Vista al Chrripo)
處理廠: 里瓦斯人處理廠(Rivense)
處理法: 百香蜜
品種: 卡杜艾、卡杜拉、薇拉莎奇混合
海拔: 1780公尺
「奇里波美景莊園」則是目前他們最新海拔也最高的咖啡園(其實咖啡園海拔最高處有1805公尺),是在2014年底整地並於2015年初種下樹苗。在海拔 公尺的地段分數片小區域分別種植卡度拉(Caturra)、卡度艾(Catuai)、薇拉莎奇(Villa Sarchi)等品種,海拔最高約1800公尺左右的地段則是藝妓(Geisha)。由於海拔 公尺處的樹苗成長較快,經過2015與2016年的成長,2017年3~5月開花後,到2018年上旬終於有了大約30袋咖啡的產量;至於藝妓則僅數十公斤的產量,更高的產量還要再等等呢。因為咖啡園海拔最高,漿果的成熟較晚些,所以排在最後才出貨。也因為高處不勝寒的優勢,這批咖啡雖採取了風味濃郁的黑蜜處理法製作,但濃郁黑糖甜的風味中卻也透出一股細膩的花香與果汁感十足的酸甜俏皮,「奇里波美景莊園」想必將是繼COE得獎莊園「寶藏莊園」後,在奇里波地區中更值得期待的明日之星呢!
蜜處理的進擊-百香蜜處理
在了解甚麼是蜜處理前,很多人可能也不清楚甚麼是咖啡豆的後製處理,簡單的來說就是從咖啡樹上採收漿果後如何將所有在咖啡種子的外殼上的一切物質,有效的並且把風味保留下來的方法。大分類有常聽到的水洗處理法,日曬處理法,濕撥處理法,半水洗處理法……等。但隨著產區對於咖啡後製處理的進步,在哥斯大黎加衍伸出獨特的蜜處理方式,並且將蜜處理還區分為白蜜,黃蜜,紅蜜,黑蜜(依據果膠殘留與乾燥後的結果來決定),甚至於將改良的黑蜜再進擊為百香蜜處理。
蜜處理咖啡的特色,最主要取決於果肉刮除機的設定,隨著保留果膠的程度不同,蜜處理的特色強度也會不同。但是生產蜜處理咖啡,莊園需要承擔些風險,尤其是黑蜜,保留愈多的果膠,過度發酵與污染性的風險也就愈高。所以處理廠的微氣候條件(日照/降雨機率/空氣濕度),或依照處理者的技術,或著是處理者的偏好,同樣稱為”Honey Coffee”的咖啡,也會有程度不一的蜜處理風味特色。所以一支優秀的蜜處理咖啡,價格不斐!
在莊園主與生豆商對於目前的蜜處理還不滿足下,延伸出了一個再精進的處理法-百香蜜處理,里瓦斯人處理廠,本來就對於蜜處理已經相當專精的情況下,改良了目前的黑蜜處理法。同樣保留了80%的果膠,然後進行乾燥,與之前黑蜜處理法不同之處在於,希望將更多的甜味與水果風味加強在咖啡豆上,所以特意的延長乾燥的時間,但是這就會考驗了很多條件的配合,必須找尋適合的乾燥場地(濕度,溫度,風的對流性)。放在乾燥床上,每天都必須仰賴大量的人工翻動與剃除瑕疵豆,並且將整個乾燥的時間延長至一個月才完成,其中的咖啡豆過度發酵與汙染的風險非常大,所以必須讓整個過程都是在較低溫的環境下完成,這樣的蜜處理咖啡會帶的強烈的熱帶水果的調性,所以也刻意命名為"百香蜜處理",該農場在2019年用這種處理法做出來的咖啡,送至COE獲得了該年度的第五名佳績!
此商品暫無評價